很多人在面对自己的对手的时候,都难以做到心平气和,更不要说还对自己的对手毕恭毕敬,对他那样好了。但是刘邦就能做到,面对死去的项羽,刘邦的做法就不同了。虽然刘邦的确是很忌惮项羽,但是当项羽死后,刘邦却先后三次为项羽哭祭,每一次看上去都十分伤心难过,但是按理说刘邦应该是高兴才对,为什么反而难过呢?
两人相交七年,三年时间共同灭秦,四年时间相互争霸,可以说亦敌亦友。公元前202年,楚汉之战结束,两人的恩怨也划伤了句号,项羽作为失败者在乌江自刎,刘邦成为赢家建立了大汉王朝。
楚汉之战后,刘邦在鲁城为项羽主持了葬礼,在祭祀的过程中,刘邦甚至不顾帝王之尊,在群臣面前为项羽哭了一场。《史记》有记载,“汉王为发哀,泣之而去。”
两千多年来,“刘邦哭祭项羽”之事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,有人认为这是真情流露,有人认为这是政治作秀,到底是哪一个呢?
早年很长一段时期,刘邦都是以“游侠”的身份处世,可见他是一位性情中人。
刘邦与项羽曾经在灭秦的大业中相互扶持,结拜为异姓兄弟。古代的“义结金兰”相当讲究,这也是刘太公和吕后落在项羽手中28个月之久,没有受过太多虐待的根本原因。
项羽虽然有许多缺点,但在战场上却是一位光明磊落无敌统帅。刘邦赢得天下后,赦免了项氏子弟,除了有收买人心之嫌外,对项羽的真情也是原因之一。然而,更多的人认为“刘邦哭祭项羽”是一种政治作秀。从史料上来看,刘邦为了刘氏江山,根本不会在乎颜面和信用。
王朝初建,韩信、彭越、英布等人说杀就杀,在楚汉之战中,为了取得胜利,甚至不顾父亲安危。刘邦虽然消灭了项羽,但是天下并未平定,当时江东的百姓都视项羽为英雄,而且忠于项羽的部将还有许多。刘邦为了早日统一江东,收复天下民心,于是借项羽做了一场政治秀。
此外,还有许多史料支撑“刘邦哭祭项羽”的目的是作秀。比如公元前205年,刘邦平定三秦出关后,就为楚怀王奔丧,大哭了三天,随后讨伐项羽,可见刘邦的作秀是有“前科”的。再比如,刘邦给项羽定葬礼的规格只是“鲁公”,而不是“霸王”。
鲁公是楚怀王生前给项羽封的爵位,由此可见,刘邦根本就不承认项羽生前所取得的功绩,所以这个“哭祭”就谈不上是“真情流露”。《汉书》记载了这么一段话,“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,郑君独不奉诏。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,而逐郑君。”
西汉重臣郑庄的祖辈郑君,原本是项羽帐下的一名将军,楚汉之战后,他和其他楚将一同投降了刘邦。不久,刘邦定下一个规矩,项羽的旧将称呼项羽时,不能说“项王”或“项羽”,而应直接称呼“项籍”。
按秦汉时期的礼法,直接称呼“项籍”是很不礼貌的,称呼“项羽”要好一些,称呼“项籍”则更尊敬。郑君认为“死者为大,人死烟消”,仍然坚持称呼项羽为“项王”和“项羽”,结果被赶出了朝堂。
由此可得出结论,刘邦哭祭项羽,虽然不能排除“真情流露”的可能性,但是“政治作秀”的可能性更大。毕竟,对于刘邦这种政治人物来说,眼泪并不值钱,说来就会来。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122129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